輿情分析來源平台
台灣地區總來源頻道數 100,382
事件解讀
2019-08-01 11:14

柯P為選總統掀底牌?噓韓、打蔡、嗆蘇「不要臉」!

近來柯文哲公開狂嗆藍綠兩黨,柯文哲的前戰友姚立明批評柯忘恩負義,甚至還批評他是「親中的白色寄生蟲」。柯文哲自2014年從政以來,先跟綠營友好結盟,後又與綠營決裂,朝往泛藍陣營跑,但此策略似乎在2018年選舉無法奏效,反而讓自己的選票與丁守中拉近。如今柯文哲乾脆兩邊都得罪,打算走「討厭藍綠」的路線,網民對此又是如何看待?

柯大動作宣戰藍綠 突破網路聲量瓶頸

觀察柯文哲七月以來的網路聲量,起初聲量毫無起色,一直到國民黨初選結果出爐(15日)後才發動攻勢,7月17日柯文哲開第一槍,先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讀的書只夠做北農總經理;後又批評蔡英文如果做的好,自己也不用苦惱是否要競選總統。柯此言一出隨即引起廣泛討論,當日網路聲量為七月網路輿論最高峰,共計4萬2千多筆。7月19日柯文哲受訪甚至還說「台灣只剩草包和菜包可選」,對於藍綠候選人不抱任何希望。柯文哲大動作反擊,也使得鎂光燈重新回到他身上。 


網友圍觀柯P噴口水 白綠互打佔六成

然而,柯文哲砲轟藍綠,批評哪個陣營引起的迴響較大?根據QuickseeK快析情報數據庫資料顯示,柯文哲與綠營的相關討論即占了六成以上,柯文哲與藍營的相關討論相對較少。網友顯然在看柯文哲罵綠營時比較有感覺。例如有網友表示柯文哲阿北說實話了,也有網民認為柯文哲翅膀硬了,當初柯靠著民進黨的協助選上台北市長,但現在卻過河拆橋,顯示這樣的表現在網路上帶來不同反應。


對藍綠丟泥巴 柯反惹一身腥

分析網路輿論的情緒表現則發現,柯文哲與泛綠、泛藍討論的好感度(P/N值)較低,而柯文哲自身的負面聲量多半在質疑他的兩岸立場,以及柯文哲日前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碰面的事件,從這一角度而言,柯文哲雖然重獲關注但是帶來相當負面的效果。


對中態度遭質疑 網友不看好柯P選總統

然而,柯文哲砲打藍綠是否能進一步推升自己選總統的機會?瀏覽近期網友對柯文哲選總統的評價,多半以負面評價居多。若與柯文哲自身的好感度相比,網友對於柯文哲選總統的負面評價占比更多。有網友認為柯文哲的兩岸知識匱乏,認為柯文哲去中國之後,傾中的態度越來越明顯。有人認為,柯文哲現在開始針對藍綠候選人展開攻擊,與柯過去說過「用手指責別人時,別忘了有三個手指指著自己」的立場相矛盾。


QuickseeK: 白綠分手恐成定局 要選總統先解決負面聲量

綜覽柯文哲在國民黨與民進黨總統初選後的發言策略,柯文哲砲轟綠營贏得的網路迴響較高。分析輿情也發現,柯文哲打藍批綠帶來聲量,但也沒有替柯的總統夢鋪路。

目前柯文哲參選總統的態度依然相當曖昧,但在此之前,柯陣營應該思考如何將好不容易拉抬的聲量轉為正面效益,避免「高聲量低支持」的情勢,否則以網友目前的反應,柯文哲即便加入戰局也難以獲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