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解讀
2019-12-04 11:53
「滲透」成選前敏感關鍵字 綠營靠反中搏聲量
立法院民進黨團於11月25日公布《反滲透法》草案,取代日前爭議的「中共代理人」修法。法案內容不採取登記制,而是直接規範行為,阻止「境外敵對勢力」的滲透干預。
綠營相信中共對台滲透的危機越來越大,而藍營則質疑「走了個土匪又來個強盜」、是趁著「王立強案」繼續炒芒果乾,認為《反滲透法》過於模糊,且為何沒有行政院版本?大選將至,從《中共代理人法》到《反滲透法》,網友對芒果乾買不買單?
反送中、共諜案接續爆發 法案關注度升高
從網路聲量來看,「反滲透法」近日的討論聲量直逼「中共代理人法」的單日6,500筆討論聲量。9月17日國民黨黨團杯葛代理人法,認為此法違反新聞自由、讓台商陷入困境;10月29日民進黨團將法案付委,趙少康認為民進黨「抹紅」國民黨,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急著向台商保證代理人法與台商無關。但仍遭受重重阻礙。
11月23日隨著王立強案出現,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將提出反滲透法,網友分析這是美澳情報部門將情資壓到大選前做球給民進黨殺,柯建銘也因此得到網友好評「眼光手腕都是一流的」。雖然藍營一直想將反滲透法打為「警總復辟」,又推出「反併吞中華民國草案」,但攻勢凌亂,反而是做球給人殺,在11月29日逕付二讀時衝上了單日近7,000筆的網路聲量。

共諜案逆轉「防中」法案命運 國民黨攻擊效果減弱
在共諜案爆發後,圍堵中國滲透不僅僅是選戰策略,更成為綠營推動法案的合理說詞,加上香港民主派近期在區議會選舉獲得史無前例的勝利,鼓舞台派也引領網路風向的趨勢。但仍有部分反對者認為王立強案真假不明,民進黨趁勢推動反滲透法讓「東廠」、「刑法一百條」復辟,但國民黨無法在這個議題上有效反擊,無疑讓民進黨團在此議題上一支獨秀,也拉抬陣營的選情。

反滲透大戰 Facebook才是主戰場
隨著共諜案爆發、民進黨團提出反滲透法,Facebook近日成為重要戰場。館長高呼「中共代理人法案不過,中共不滾出台灣我睡不著」一舉得到3.4萬個讚,而藍營的主力戰將是北市議員羅智強,則批評民進黨找藉口擴張政府權威、清算異議者,更以「小心,共諜就在你身邊!」的邏輯質疑林佳龍是否被滲透。也許羅智強的指控並沒有實質的殺傷力,但他卻是藍營在此議題上唯一上榜的戰將。

QuickseeK:反中氣氛濃厚 兩岸攻防成國民黨痛處
「中共代理人」法案的討論從九月開始發燒,到十月一度衝上單日近七千筆的聲量,隨後爆出王立強案,「反滲透法」的聲量也一如中共代理人法案帶來驚人的關注。雖然藍營一直指控這些法案是「抹紅」、「綠色恐怖」,卻仍難以扭轉情勢,每逢大選兩岸關係都是核心議題,但今年的香港反送中、王立強的共諜案,讓民進黨佔盡便宜,得分毫不費力,這樣的情勢也讓國民黨的選情更加嚴峻。